“依靠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我國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不靠改革創新沒有出路。我們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素質較高的勞動力,有最大規模的科技和專業技能人才隊伍,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潛能。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人力人才資源為支撐,加快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能源技術創新在能源革命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擺在能源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來,我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范工程,但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和引領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兩會期間,《中國電力報》記者就發電技術國產化瓶頸采訪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人士,共同探討從體制、機制、研發等方面推進發電技術國產化。
發電技術國產化瓶頸待解
“具體到實際項目中,由于首次國產化設備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可以在國內生產的設備、部件和原材料還是大量從國外進口,國內制造企業所取得的國產化制造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硯國在今年提交的建議中指出。
據鄭硯國介紹,近年來,核電技術國產化在研發、制造等方面獲得了積極推動。2016年,“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重大科技專項進入全面驗收階段,“華龍一號”關鍵設備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核電科技研發和裝備制造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CAP1400屏蔽電機、主蒸汽隔離閥、大口徑爆破閥,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控制棒驅動機構等的研制成功,使得AP/CAP及華龍系列三代核電自主化及設備國產化能力大幅提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研發和應用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自主化燃料組件的研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與此同時,尚有部分核電關鍵設備(如核級儀表、穩壓器先導型安全閥等)還需加大研發力度,提高國產化能力。”鄭硯國在兩會代表住地向記者表示。
在火電領域,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火電“三大主機”的國產化取得重要進展,已完全能夠自主設計制造,但高端泵閥(比如高端調節閥、爐水循環泵)和四大管道(比如P92鋼管)這些被喻為我國火電技術國產化“最后一公里”的輔機設備、材料、零部件主要還是依賴進口。
“寶鋼特鋼與河北宏潤核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潤核裝)聯合生產的P91、P92鋼管某些性能指標還優于進口產品。”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程世長向記者表示。
“之前看到過的行業統計,調節閥領域某年度銷售總額超過了250億元,進口品牌總額達135億元,進口調節閥幾乎壟斷了所有中高端產品。”天津奧美自動系統有限公司(簡稱奧美)董事長卓杰偉曾向多位兩會代表、委員介紹過這一情況。
調節閥是適用于電廠鍋爐和汽機系統的輔助設備。奧美自主研制的高端調節閥,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且在控制精度、耐溫、承壓、反應速度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奧美目前存在的瓶頸主要體現在招投標環節。在招投標過程中,受各種因素制約,奧美的產品沒有機會跟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卓杰偉表示。
“火電領域這些輔助設備的國產化不好推動是有原因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劉定軍在兩會代表住地向記者坦言。劉定軍告訴記者,前些年因為使用國產化的管道,個別電廠發生過安全事故,國家相關部門還下發文件進行過相關整頓,所以,相關部門和火電行業對火電輔機國產化依然存在疑慮和擔心。
“坦誠地講,目前如果買國產的四大管道,作為發電企業的領導,可能有安全上的壓力。大家普遍感覺還是進口四大管道的業績會好一點,買進口貨可能沒有什么壓力。”華能國際電力股份公司生產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向記者表示:“在風電領域,一些關鍵部件也依然沒有完全實現國產化。”記者注意到,《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指出:“突破遠海風電場設計和建設關鍵技術,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MW級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及軸承、控制系統、變流器、葉片等關鍵部件,研發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海上風電場集群運控并網系統。”
重視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在核電技術國產化方面,我考察過國內很多設備制造企業,有部分企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的確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尤其是一些民營企業的大膽創新舉動讓我感動。下一步,就是如何循序漸進大力推廣使用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天林在回答《中國電力報》記者提出的發電技術國產化問題時談道。
記者注意到,《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明確強調:“鼓勵民營企業開展能源技術創新,積極承擔國家能源技術創新任務。”
錢天林告訴記者,他曾考察過宏潤核裝,這家民營企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垂直擠壓機(5萬噸)。據了解,近期,宏潤核裝中標兩個核級訂單,均來自國家CAP1400示范工程,將承擔核電站發電機組部分主蒸汽管道、彎管制造的重任。
“這次宏潤核裝為浙江火電生產的直徑1067毫米、壁厚52毫米、長度11.5米的核級大無縫鋼管產品將是世界上口徑最大、長度最長的核級主蒸汽管道,標志著管道裝備高端產品國產化在宏潤核裝取得了進一步突破。”宏潤核裝董事長劉春海擲地有聲地說。
針對如何系統推進核電技術國產化,鄭硯國建議,進一步改革和優化體制機制,加強核電技術國產化的政策支持,促進已經具備國產化能力的設備在核電工程項目中能夠得到充分應用,保護和鼓勵國內核電裝備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火電輔機進口局面如何打破?火電技術全面國產化如何突出重圍?這被看作是火電技術創新的關鍵問題。
“推進國產化的關鍵在發電企業主體。”楊富認為。他建議,各大發電集團及發電企業,當前應該正確認識包括P92在內的各類國產鋼管,不斷推動國產化進程。也正如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所期待的,希望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實現他多年以來的夢想──大口徑鋼管的國產化。
合肥皖化電機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皖化電機)是國內首家、國際上第三家能獨立自主設計制造,滿足亞臨界、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大型發電機組需要的爐水循環泵(簡稱爐水泵)的民營企業。
目前皖化電機研發制造的10多臺爐水泵運行最長的已達10年,無一臺發現異常,電廠用戶反映產品性能及可靠性優于國外同類產品。針對目前國內使用在發電機組的爐水泵絕大部份是進口產品這一局面,皖化電機董事長姚崇全建議,將爐水泵的推廣使用納入到國家電力示范項目的相關工程中。
《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指出,結合“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行業產業升級需要,大力推動能源技術革命,以綠色低碳為方向,著力推進重大技術研究和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切實把示范項目作為實現技術國產化、知識產權自主化和市場競爭力的標桿,帶動產業升級。
劉定軍在兩會代表住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也了解到國內相關企業已經完全有能力生產制造出一流的火電輔機及材料,但是在具體落地推動方面,還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發電集團層的大力支持。“按照目前的物資采購程序及相關規定,基層電廠決定不了用還是不用國產化的火電輔機及材料。”劉定軍表示。
“國家能源局已經委托中國閥協專家考察奧美,對奧美這家民營企業所擁有的技術力量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還將組織專家對奧美的產品進行技術鑒定,這對我們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也是一個機會。”卓杰偉在兩會召開之際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
據了解,奧美調節閥在超超臨界已率先取得突破,其調節閥能穩定工作在600攝氏度以上,公稱壓力750公斤,并在國內一些電廠投入使用,反應良好。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指出,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完善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
相信,發電各領域(火電、核電、風電等)技術的國產化將逐步迎來利好消息。
更多關于 鍋爐,電廠鍋爐 的信息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近日發布關于做好非傳輸通道城市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的通知,詳情如下:青島、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泰安、威海、日照、臨沂市人民政府:為進一步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深入推進大氣......
10月28日,公司承建的永州電廠一期百萬千瓦機組工程2號鍋爐受熱面開焊,標志著該工程全面進入安裝高峰期。 2號鍋爐受熱面共有焊口5.5萬余只,此次開焊為鍋爐上部前墻水冷壁,焊接工藝均......
挖貝網 8月19日消息,恒豐能環(872876)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47,093.52元,同比減少53.35%;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
Copyright 2015 ? 河北云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備1501703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