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一個圣潔、美麗而安寧的名字,總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在這個“離天最近的地方”,國家電投集團中電投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電投工程公司)的奮斗者們,不畏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憑借敢為人先的勇氣膽識、卓越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堅忍不拔的品質意志,讓兩臺超超臨界空冷火電機組展翅“飛”上了青藏高原,創下了同類機組世界海拔最高的紀錄,唱響了一首蕩氣回腸的奮斗之歌。
鳳凰昂首,夢想的追逐者
位于青海省東部的西寧市湟中縣,境內三面環山,祁連山余脈娘娘山雄踞西北,拉脊山脈綿亙西南,境內溝谷錯縱、山川相間,地形地貌比較復雜。由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建設、中電投工程公司總承包的2臺66萬千瓦火電機組便聳立在此。走近這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高聳挺拔的廠房及漂亮大氣的大跨度網格結構干煤棚,來來往往的運煤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一片繁忙欣榮的景象。但要想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海拔高達2500米的地區興建電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不可忽視的是,現場人員必須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初到現場,高海拔、低含氧和大溫差的氣候環境讓中電投工程公司西寧項目部大部分員工都不適應。很多人從凌晨到后半夜都輾轉難以入睡,甚至整晚失眠。而伴隨高原反應發生的頭疼欲裂、雙耳轟鳴,則是比失眠更讓人感到煩躁和痛苦的事情。“來西寧前,想到過有高原反應,但真沒想到反應這么強烈。”張曉東,西寧項目部總工程師,到西寧已經4年了,談起“高原反應”依然是一臉無奈,“整宿都睡不著覺,晚上醒來喉嚨里像火燒了一樣,身體也不‘爭氣’,隔三差五地生病。”這位身強體壯的東北漢子,因為不適應西寧的氣候經常生病上醫院,已經成為當地鎮醫院里的“熟面孔”了。
高海拔、極度嚴寒的特殊環境也使得西寧項目本身的建設難度明顯加大。過去常規的設備選型在這兒變得難上加難。由于海拔高度對大氣壓、氧分壓等有著顯著影響,西寧項目鍋爐送風機、引風機、空冷系統等主要輔機設備,若使用與平原地區的相同型號,機組可能就達不到額定輸出功率。應該如何選型,沒有同類型機組成功經驗可供參考,加之環保標準要求高,設備單件重、運輸難度大等眾多原因,西寧項目在管理、施工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西寧項目的人員不好管,物資也不好管。就人員而言,現場人工降效問題非常嚴重。由于西寧空氣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70%,給負重工作的施工人員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原先在平原有著敏捷身手的師傅,在西寧現場可能登上不高的幾級臺階就已經氣喘吁吁。“干不動活”是普遍現象,而這也加劇了人員流動,不僅影響到工程整體進度,也給現場安全管理增添了壓力。
就物資來說,設備管理是總承包管理的重要一環,但由于國內三大主機制造商的設備生產地到西寧現場的距離均超過2000千米,部分設備的運輸時間較長,加上受國內火電建設熱潮影響,發電機轉子及部分輔機設備一直不能及時到貨,這些都給按時完成項目進度計劃增添了難度。
迎風展翅,信仰的堅守者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建兩臺60萬千瓦級超超臨界間接空冷機組,作為總承包方,中電投工程公司全體員工都明白,他們肩負著項目建設的全部責任,這是一場硬仗,但必須打得漂亮。
作為一家專注工程專業化管理的公司,中電投工程公司強大的專業化管理能力成為西寧項目建設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而長期以來積累的豐富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和優秀業績也發揮了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自成立13年以來,中電投工程公司建立了以本部為中心,以分公司和項目部為平臺,堅持統一管控、統籌的人才、技術、資源和管理后援作保障的集約化管理體系;擁有了一套先進的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體系;推行了規范化的項目管理和安全、質量、調試等專業管理手冊;建設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覆蓋所有業務板塊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及項目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公司參與建設的已投產火電項目容量達到4400多萬千瓦,占國家電投常規火電增量資產總容量的75%以上,占全國新增火電裝機總容量近6%,先后收獲了4項國家優質工程金獎、8項國家優質工程獎、3項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和25項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近5年來獲獎項目占投產項目總數85%以上。因此,面對高難度的西寧火電項目,中電投工程公司有信心、不膽怯。
振翅高飛,專業的管理者
衡量一個總承包企業的關鍵,是看其是否有實力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全過程管控整個項目的實施。在這方面,中電投工程公司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和方法。
該公司始終堅持“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管理理念,協同好優勢資源,打通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工程管理、調試運行等產業鏈,以高標準的全壽期專業化服務,確保每一個項目都是“良心制造”。
設備選型科學嚴謹。特殊地域環境對于西寧火電項目的設備選型影響會有多大,沒有類似經驗可參考。本著科學、嚴謹、負責的態度,西寧項目部在項目前期就針對當地氣候條件對鍋爐本體及輔機選型進行了專項研究,開展了模擬燃燒實驗,分析試驗煤在高海拔低氣壓環境下的燃燒與結渣特性,形成了客觀詳盡的科研報告。事實證明,報告所推薦新機組鍋爐爐膛主要熱負荷參數以及主要設備的選型意見很有價值,也為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奠定了基礎。
設計優化效果明顯。來過西寧項目的人都會被現場的大跨度網格結構干煤棚所震撼。藍天白云之下,穹頂大氣、穩重,穹頂之下寬敞、明亮、實用、高效。這正是中電投工程公司加強設計審查和設計優化后的產物。最初,設計院給出的是較通用的類似于“M”的中間凹陷型方案,但凹陷處易積雪且不易融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設計審查過程中,中電投工程公司設計專家們憑借豐富經驗,經過嚴謹測算,提出了圓筒形方案,同時考慮到跨度較大,與項目部制定了充分的配套安全保障措施,采取了“地面預拼裝、高空散裝”的施工方法,確保安裝萬無一失。像這樣的設計優化,在西寧項目還有許多,每一項優化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此外,為了施工圖紙高質量交付,西寧項目部每月召開協調會,集中處理解決影響設計的技術問題,安排專人常駐設計院跟蹤設計進度,確保設計工作順利進展,并協調解決設計提資、專業配合等設計問題。對于廠家提資和設計接口配合問題,項目部也主動組織設計院和設備廠家專題解決,保證了設計施工圖紙的及時供應。
物資管理統籌把控。主輔機合同簽訂后,項目部按專業組織專人負責設備合同的執行,隨時跟蹤設備備料和生產情況,督促設備按時進場。對于三大主機設備和主要輔機設備派專人駐廠監造,確保設備制造質量滿足要求,對重點、急需設備進行重點催交,安排設備物資部、工程部人員對鍋爐、汽輪機、化水等供貨不及時的設備進行催交,保證了各節點的順利實現。
即使如此,意料之外的麻煩還是出現了。2015年10月9日1號機組調試期間,西寧項目部發現無論怎樣調整測試,火檢冷卻風機出口壓力始終達不到設計要求,無法滿足鍋爐點火需要。經與鍋爐廠聯系,原來是海拔高度大于300米時風機設計參數應進行修正,但廠家沒有考慮西寧高海拔地區對風機出力的影響,仍按平原地區常規同類機組配備風機供貨。如若苦苦等待風機更換將直接影響鍋爐點火工期,項目部全體上下都明白,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確定最合適的、能確保安全的、又可行有效的方案。關鍵時刻,項目工程部副主任陳寬結合自己在多個項目的工作經驗,果斷提出了在鍋爐點火期間加裝風機變頻器的方案。經項目部組織業主單位、設計院、電科院、供貨廠家反復研究后,確認方案可行并實施,最終確保了鍋爐點火一次成功,一次危機化險為夷。
百鳥歸巢,執著的奮斗者
人才,是工程管理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中電投工程公司的奮斗者,打得了勝仗,吃得了苦,用勤勞的雙手和堅強的意志創造出讓歷史銘記的奇跡。
“金牌團隊”,強將配強兵。在西寧項目部組建初期,中電投工程公司就考慮到項目的實際情況,從千人隊伍中挑選了富有經驗的優秀人才組建隊伍。這千人之中,90%的員工以上擁有高等教育及以上學歷,35%以上擁有工程類注冊職業資格。尤為可貴的是,公司擁有80多位擁有60萬千瓦以上火電項目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其中包括一批屢獲國家級獎項的金牌經理人。
完善的人才隊伍建設和強大的人才儲備為西寧項目部組建了一支名副其實的“金牌團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具有總承包管理經驗,不少人參與過60萬以及百萬級火電機組的建設管理。即使是項目部里的年輕人,比如安工部主任助理曾庭,雖是2011年畢業的“小鮮肉”,也經歷過山西神頭項目2臺66萬千瓦機組、蒙東霍林河循環經濟示范工程2臺35萬千瓦機組的歷練。
“高原之家”,溫暖你我他。長期在高原工作,對員工的身心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保護員工的身體健康,也為了保證員工在現場良好的工作狀態,中電投工程公司想了很多辦法。西寧項目部根據高原缺氧可能發生的病癥編寫了《高原缺氧專項應急預案》,配備高原專用藥品做好醫療防護,有針對性地搭配適合高原地區的伙食增強員工身體素質。在現場廣泛普及高原生活知識,提升現場人員個人防護能力。聯合參建單位組織開展低負荷聯誼比賽、知識競賽等團隊活動,緩解現場人員因高原不適的煩躁情緒,營造和諧環境。為保護、關愛員工,還加大了現場人員與平原項目人員的流動。
“奮斗之師”,激情加真情。堅持,靠著不斷改善的物質環境,更靠著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和甘于奉獻的敬業精神。西寧項目部很多員工都是橫跨大半個中國到現場工作,一待就是一年,甚至更長。項目部總經理王武,在接手項目的近兩年時間里,回家總時間不超過10天。“媳婦說我家務事做得比她還好,就是輕易不出手。”言語間,滿含的是對家人深深的愧疚。亢曉瑞,西寧項目部為數不多的女同志,也是中電投工程公司首屆檔案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當她看到施工單位資料、檔案力量薄弱時,主動請纓在孩子剛出生幾個月時就回到現場投身工作,毫無保留地把經驗傳授給施工單位人員,被稱為項目部“最美媽媽”。鍋爐專工萬巖,一名在西寧現場上堅持了3年多的老同志,雖然沒有過多突出的業績,卻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在西寧,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高原上的勇士們用堅韌的步伐丈量著青藏高原的寸寸厚土,用無悔的付出換來了西寧項目的無限精彩。
青海湖邊,鳳凰涅�,夢想變成了現實。2015年12月30日、2016年3月9日,西寧項目先后完成了1號機組和2號機組的168小時試運行,圓滿完成了工程的總承包建設管理工作。環顧按照“國優”標準打造出的西寧項目,主廠房A排及側煤倉柱清水混凝土棱角分明,圓角過渡自然,空冷塔X柱內實外光、色澤均勻,柱面平整光滑,觀感良好,1號、2號鍋爐受熱面組合焊接工藝情況良好,焊接質量受控,輸煤棧橋鋼結構制作安裝規范,熱控盤柜接線外表工藝美觀……一股自豪感在中電投工程公司員工心中油然而生。為建設好這項優化青海電網電源結構的重要工程,他們協同作戰、齊心協力,用行動完美演繹了“你的托付,我們全力以赴”的承諾,為大美青海獻上了最好的禮物。
傍晚時分,西寧項目現場寧靜而安詳。站在電廠對面的山頭,遠眺現場高聳入云的煙囪、光潔圓潤的間接空冷塔、明亮整潔的汽機房和鍋爐,在晚霞中猶如一只張開翅膀翱翔的“火鳳凰”,顯得特別迷人,它們和遠處的皚皚雪山一起,共同守護著這一方凈土。而中電投工程公司的勇士們,很快又將帶上行囊奔赴新的戰場。這一次,也許是在荒蕪人煙的大山深處,也許是在寒冬臘月的塞外邊疆,也許是在浪沙滾滾的戈壁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有他們的身影。
魚逆流而上,不損其鱗;鳥逆風而翔,全用其羽。歷經西寧項目洗禮的中電投工程公司員工,堅毅的臉龐上閃爍著更加自信的光芒。下一個五年,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具有電力工程設計、建設、運維等全產業鏈、全壽期服務能力,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綜合性電站服務商。壯志在胸,夢在遠方,展翅飛翔必將迎來更廣闊的天空!
更多關于 鍋爐 的信息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電廠2×100萬千瓦新建工程2號鍋爐爐頂吊完成安裝調試,投入使用。 該爐頂吊為型號STC600A塔式起重機,主臂長40米,最大起吊負荷25噸,布置在爐頂......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長治漳澤發電廠2×1000MW“上大壓小”改擴建工程#1機組鍋爐點火成功。 為確保點火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部提前部署,積極統籌各種資源,制定嚴密的組織措施和方案,嚴......
一、選型依據,本著“配置合理、滿足需要、安全節約、操作簡便”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原則。 1.貴方提供的用熱負荷: ①、采暖面積:22000㎡ ; ②、洗浴人數400人/每天; ③、飲水600人/每人......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