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已發布一周年,各項工作已開始著手布局。站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節點,讓我們一起叩問火電輔機制造及相關材料的研發推進幾何?叩問火電技術全面國產化還有多遠?
1 關鍵材料對外依存問題突出
能源技術發展離不開先進材料和裝備的支撐。
“雖然我國能源科技水平有了長足進步和顯著提高,但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和引領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比如核心技術缺乏,關鍵裝備及材料依賴進口問題比較突出,高溫材料等長期落后。”記者注意到,剛剛發布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如此強調。
近年來,隨著機組向大型化、清潔化發展,60萬千瓦、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成為我國主力火電機組,我國火電機組的參數、性能和產量已全方位地占據世界首位。
“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這火電‘三大主機’已完全能夠自主設計制造,但四大管道、高端閥門、爐水循環泵等這些被喻為火電技術國產化‘最后一公里”的輔機設備及材料一直存在瓶頸,依賴進口,不僅使得電站建設受制于人,也大大增加了電力建設成本。”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電設備中心 主任張科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
《中國制造2025》里面有一個針對包括發電設備在內的關鍵基礎材料的籠統回答:“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緩解,發電與輸變電設備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制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40%、70%”這兩組數據能讓我們粗略窺探到火電技術全面國產化依然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了,近年來,國內政產學研用在推動火電輔機設備國產化方面的積極努力,國產化工作正越來越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到2020年,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術裝備、關鍵部件及材料對外依存度顯著降低。”《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提出。
2 “第四大主機”國產化推進艱難
記者在合肥皖化電機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皖化電機”)生產車間親眼目睹了該公司的生產實力———某中央發電集團在內蒙古今年上半年要投產的火電廠,在安裝了國外的爐水循環泵不到24小時后出現故障,電廠要急于投產,不可能聯系國外廠家維修,只好由專人護送運到皖化電機。皖化電機及時加班修復后保證了電廠正常投產。
爐水循環泵被火電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比喻為火電廠“第四大主機”。眾所周知,火電廠是“三大主機”,用“第四大主機”的說法來定位爐水循環泵,可見爐水循環泵在火電企業中的重要意義。
更多關于 鍋爐 的信息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電廠2×100萬千瓦新建工程2號鍋爐爐頂吊完成安裝調試,投入使用。 該爐頂吊為型號STC600A塔式起重機,主臂長40米,最大起吊負荷25噸,布置在爐頂......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長治漳澤發電廠2×1000MW“上大壓小”改擴建工程#1機組鍋爐點火成功。 為確保點火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部提前部署,積極統籌各種資源,制定嚴密的組織措施和方案,嚴......
一、選型依據,本著“配置合理、滿足需要、安全節約、操作簡便”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原則。 1.貴方提供的用熱負荷: ①、采暖面積:22000㎡ ; ②、洗浴人數400人/每天; ③、飲水600人/每人......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