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華集團實現京津冀全部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實踐綜述,介紹如下:2016年4月12日,神華集團國華公司定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定州電廠)2號機組通過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環保驗收。這標志著神華集團京津冀地區22臺總裝機容量978.4萬千瓦燃煤機組全部實現近零排放。
經測算,神華集團京津冀地區電廠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后,年均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較改造前將分別下降83.96%、71.36%和83.24%.
歷時3年,總投資23.5億元,神華集團的改造實踐表明,實現煤電的清潔化,效果可期、成本可控。這不僅促進了煤電行業的綠色發展,也為消除群眾的“心肺之患”、重現藍天白云提供了實踐經驗。
先試先行制定清潔利用煤炭的戰略目標
神華集團于2014年提出了“1245”清潔能源戰略,國華電力公司也系統性地提出了“高品質綠色發電計劃”,將超低排放的建設改造要求和計劃納入其中。
戰略目標確定之后,是穩步快走。除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神華集團在技術方案實施、體制機制建設等方面開始全面部署,并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
2014年6 月25日,作為全國首臺超低排放新建燃煤機組,神華國華舟山電廠4號35萬千瓦燃煤機組移交生產,經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現場取樣測試,煙塵2.46mg/m3、二氧化硫2.76mg/m3 、氮氧化物19.8mg/m3 ,達到天然氣發電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
據了解,截至2016年4 月底,神華59臺機組實現超低排放,總容量達3091.4萬千瓦,占神華煤電裝機容量的43.7%.
神華集團是產煤大戶,也是用煤大戶。在實現超低排放過程中,神華集團逐漸將燃煤電廠從污染大戶轉型成為清潔能源時代的引領者。
這源于集團上下對于未來發展的客觀分析和科學判斷:煤炭清潔利用才是能源安全的出路。
“煤炭的清潔利用,一方面是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摘掉污染的‘黑帽子’,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群眾對于良好空氣質量期盼的需要。”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表示。
努力創新根據特點進行技術改造
沒有成熟的技術路線參考和借鑒,如何使不同技術路線、不同裝機容量的機組改造后穩定運行,是擺在神華集團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在集團層面,神華集團組織電力設計院、電科院和神華國華電力研究院等單位,經過近一年研究,于2013年5 月提出了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總體技術路線。
作為京津冀地區的改造試點,神華集團國華公司三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河電廠)的4 個機組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技術路線進行改造,實現了粉塵排放濃度5 →3 →1 毫克每標立方米的更優指標。
定州電廠在國內600 兆瓦等級機組中率先成功應用了40%~100%全程脫硝改造分級省煤器技術,并成為京津冀首家600 兆瓦等級燃煤機組解決石膏雨治理難題的發電企業。創新性地采用煙氣冷凝液捕捉收集技術,在煙道和煙囪內設置冷凝液捕捉收集槽,不僅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而且無能耗、故障率低。
作為天津市第一家4 臺機組全部達標的電廠,神華集團國神公司大港發電責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港電廠)啟動了30萬千瓦機組級別“環保示范電廠”建設。
針對煙塵排放問題,大港電廠與浙江大學合作,運用空氣動力學研究方法,對靜電除塵器結構進行了優化,把原來的單相電源改為三相高效電源,對低壓控制系統進行了升級,在鍋爐尾部煙道加裝了低溫省煤器,實現了靜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每立方米5 毫克以下,其中PM2.5 灰塵含量達到2.5 毫克以下。
從統一總體技術路線,到各單位依據不同情況進行自主創新,再到將新技術和新思路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神華集團的改造過程,為超低排放的應用和實踐提供了平臺,從技術方面促進了其發展和進步。
更多關于 鍋爐 的信息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電廠2×100萬千瓦新建工程2號鍋爐爐頂吊完成安裝調試,投入使用。 該爐頂吊為型號STC600A塔式起重機,主臂長40米,最大起吊負荷25噸,布置在爐頂......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長治漳澤發電廠2×1000MW“上大壓小”改擴建工程#1機組鍋爐點火成功。 為確保點火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部提前部署,積極統籌各種資源,制定嚴密的組織措施和方案,嚴......
一、選型依據,本著“配置合理、滿足需要、安全節約、操作簡便”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原則。 1.貴方提供的用熱負荷: ①、采暖面積:22000㎡ ; ②、洗浴人數400人/每天; ③、飲水600人/每人......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