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島市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專班印發《深入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確保到2020年年底圓滿完成“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攻堅任務,努力提升全市高質量發展水平。
關于煤炭消費壓減以及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工作,《方案》作出以下安排部署:
進一步壓減煤炭消費量。嚴格執行全市煤炭消費壓減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落實《青島市耗煤項目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辦法》(青發改規〔2019〕4號),控制新增耗煤項目,扎實推進燃煤鍋爐整治,確保完成省下達的27萬噸(當量值)煤炭壓減任務。壓縮存量消費,繼續開展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促進煤電結構優化調整。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熱電聯產項目,優先發展背壓式熱電聯產機組。(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落實)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堅持集中與分散并舉推動風電,以競價、平價上網互補推動光伏,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積極推動落實平度市、膠州市分散式風電發展規劃,推進已核準有效期內的陸上風電項目,已納入規模的光伏發電項目、平價上網光伏項目建設等。到2020年年底,力爭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50萬千瓦。(市發展改革委落實)
強化清潔取暖工作。加大散煤替代工作力度,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科學有序推進清潔取暖工作??茖W推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在供暖領域的推廣應用。2020年采暖季前,新增城市清潔取暖300萬平方米,農村清潔取暖8.98萬戶。(市清潔取暖和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落實)
《方案》全文如下:
青島市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專班關于印發深入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深入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0年2月17日
青島市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專班深入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工作方案為深入推進全市“四減四增”工作,確保實現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省政府“四減四增”工作推進專題會議和省“四減四增”工作專班的有關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減量替代是常態、等量替代是例外、畝產效益論英雄、安全環保守底線”的導向原則,落實“四壓四上”的操作路徑,扛牢政治責任,堅定信心決心,保持定力,鞏固成果,克難攻堅,整體推進,確保到2020年年底圓滿完成“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攻堅任務,努力提升全市高質量發展水平。
(二)基本原則。――聚焦關鍵目標。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煤炭消費壓減、交通多式聯運、農業減量增效等重要任務目標,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補齊短板,加快推進“四個結構”調整。――形成整體合力。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市區之間聯動、部門之間聯通、部門與行業之間協同,形成攻堅突破的整體合力,把握好“時度效”,有力有序推進工作開展。――強化激勵約束。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督查,突出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做好月調度、季通報、年評估和現場檢查等工作,切實發揮激勵約束作用。――堅持結果評價。建立完善科學評估體系,科學合理用好第四次經濟普查等有關數據,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摸清統計指標和潛在指標情況,全面分析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推動形成“四個結構”優化調整持續改進的良好格局。
(三)總體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四減四增”工作推進專題會議精神,深入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盯緊序時進度,采取果斷措施,集中力量,扎實工作,力爭通過一年的努力,圓滿完成“四減四增”各項任務目標指標,為“十四五”期間污染源頭防治、環境質量改善打下堅實基礎。
二、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四)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組織落實2020年全省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方案,不折不扣做好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各項工作。組織完成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企業的綜合標準評價,不符合標準的限期整改或關停淘汰。加強對鐵合金、磷化工、電子窯爐等重點高耗能企業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節能降耗。及時向社會公開落后產能退出情況,建立落后產能舉報制度,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市政府,以下任務均需各區市政府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五)嚴控“兩高”行業新增污染物排放。堅持新增“兩高”行業項目必須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減量替代是原則,等量替代是例外”的要求,嚴格執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來源確認及總量削減替代相關規定,確保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削減。用于建設項目的“可替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不得低于建設項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市生態環境局)
(六)推動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落實高耗能行業差別化的價格、用地、排放、信貸等政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根據省相關方案制定輪胎等行業“一企一策”產能退出計劃,加快落后產能出清和企業轉型升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
鋼鐵行業: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的鋼鐵產能推進企業建設發展,生產設施全面實現超低排放,打造精品特種鋼生產基地。
焦化行業:實施“以鋼定焦”,焦化生產僅作為鋼鐵企業內部配套工序,嚴禁新增其他產能。
輪胎行業:優化產品結構,強化品牌建設,積極拓展高端產品市場。按照省統一部署,從產能、能耗、環保、質量、稅收等方面,對斜交胎生產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加快輪胎行業優勝劣汰。以市政府名義制定“一企一策”落實方案,2020年3月底前報省化工專項行動和加快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項小組辦公室。到2020年年底,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斜交胎生產企業產能退出。
氯堿行業:結合本地企業實際,明確節能降耗目標和技術改造、產業優化、安全環保等路徑措施。到2022年年底,燒堿電解裝備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氯氣就地消化率達到95%以上。引導產業縱向延伸與橫向耦合拓展,積極推進鹽化工與石油化工等融合發展。
(七)大力發展“四新經濟”。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制定出臺我市新經濟發展指導意見。突破發展人工智能、5G商用、集成電路等引領性未來產業,加快培育新動能。實施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措施,突出我市工業互聯網優勢,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雁陣形”產業集群。深入推進“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聚焦“7+N”重點產業,建設軌道交通裝備和高效節能電器等新興產業集群。(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完善海洋產業體系。編制我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制定海洋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推動發展海洋生物醫藥、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打造高端海洋產業集聚區。爭取自然資源部在我市開展海水淡化規?;痉豆こ添椖勘M快落地。開展《青島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進展情況評估及海水淡化規?;圏c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積極做好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工作,集中扶持建設一批具有創新性、引領性的海洋牧場試點項目。(市海洋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水務管理局)
(九)優化空間布局和項目管理。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要求,在全市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劃定城鎮、農業、生態三類空間,明確管控要求,合理控制整體開發強度。整合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構建“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規劃引導和行業準入(規范)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排污總量指標減量替代辦法,通過實施“上新壓舊、上大壓小、上高壓低、上整壓散”及清潔生產、污染治理、技術改造升級等,騰出排污總量指標,用于新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十)提升園區集約發展水平。嚴格執行《山東省化工投資項目管理規定》,嚴密工作程序,嚴把準入關口,原則上新建、擴建化工投資項目必須進入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和經省政府認定的重點監控點。全面開展化工企業“三個一批”行動,堅決將劣質企業清理出市場,為高端產業發展騰出空間。實施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工程,圍繞生產流程、科技創新、供應鏈管理等建立智慧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打造綠色、安全、智慧化工園區。加強園區績效考核,對發生重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或生產安全事故的園區和監控點,一年內暫停辦理除安全隱患整治和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以外的新建、擴建項目相關手續;情節嚴重的,撤銷園區或重點監控點資格。加快城市建成區、重點流域重污染企業和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落實保障政策,確保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取得預期效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
(十一)持續實施“散亂污”企業整治。鞏固全市“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成果,堅決杜絕“散亂污”企業項目和已取締的企業異地轉移、死灰復燃。根據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要求,按照國家“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整治標準,列入清理取締類的,確保嚴格落實“兩斷三清”要求;列入整合搬遷類的,按照產業發展規?;F代化原則,搬遷至工業園區并實施升級改造;列入升級改造類的,樹立行業標桿,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對清單外新發現的“散亂污”企業,按照“發現一起、處置一起”的原則,對用地、工商、環保手續不全、難以通過改造達標的企業予以關停。(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十二)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根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保廳《關于組織實施2019-2020年度重點行業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產業結構和企業污染排放績效情況,科學組織秋冬季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加強對重點高排放行業企業季節性生產調控。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差異化錯峰生產的行業、企業清單及調控時段的指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
三、聚焦煤炭消費壓減,加快調整能源結構
(十三)進一步壓減煤炭消費量。嚴格執行全市煤炭消費壓減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落實《青島市耗煤項目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辦法》(青發改規〔2019〕4號),控制新增耗煤項目,扎實推進燃煤鍋爐整治,確保完成省下達的27萬噸(當量值)煤炭壓減任務。壓縮存量消費,繼續開展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促進煤電結構優化調整。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熱電聯產項目,優先發展背壓式熱電聯產機組。(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十四)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堅持集中與分散并舉推動風電,以競價、平價上網互補推動光伏,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積極推動落實平度市、膠州市分散式風電發展規劃,推進已核準有效期內的陸上風電項目,已納入規模的光伏發電項目、平價上網光伏項目建設等。到2020年年底,力爭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50萬千瓦。(市發展改革委)
(十五)加強儲氣能力建設。落實全省儲氣設施規劃建設方案,加快項目審批、建設,壓實地方政府和城燃企業主體責任,通過合建、代建、租賃、購買等方式達到儲氣能力建設要求。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積極推進中石化青島LNG接收站和青島LNG調峰接收站規劃建設。積極爭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油氣公司對我市增加天然氣供應。(市清潔取暖和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十六)強化清潔取暖工作。加大散煤替代工作力度,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科學有序推進清潔取暖工作??茖W推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在供暖領域的推廣應用。2020年采暖季前,新增城市清潔取暖300萬平方米,農村清潔取暖8.98萬戶。(市清潔取暖和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四、聚焦多式聯運,加快調整運輸結構
(十七)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項目建設,拓展快速鐵路、國際班列等網絡,加強鐵路物流基地建設,不斷提升鐵路運輸能力。聚焦煤炭、礦石、焦炭等重點貨類,以優化港口大宗貨物集疏運方式為重點, 著力減少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增加港口大宗貨物鐵路運輸量,統籌做好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工作。對接重點企業客戶,挖掘海鐵聯運市場,提升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運比例。積極赴省爭取,加快青島西至諸城(京滬二通道)鐵路、萊西至榮成鐵路、濰坊至煙臺鐵路開工建設,打造我市區域性鐵路樞紐。(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濟鐵集團青島站、青島西車務段、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
(十八)加強柴油貨車監管。嚴格執行我市促進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全力推進任務指標下達后的淘汰工作。根據省交通運輸廳要求,組織開展公路超限監測站建設相關工作。完善路面執法網絡,加強普通公路、高速公路、貨運源頭等區域在用柴油貨車的聯合執法檢查。保持交通領域黑惡勢力嚴打態勢,集中破獲一批為超限超載貨車非法“帶路”的典型案件。做好外地入青不符合排放標準重型柴油貨車勸返、查緝工作。推進全市黑煙車抓拍系統建設,增加系統覆蓋面,織密管控網絡。(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
(十九)強化油品質量和風險管控。發揮相關職能部門作用和石油公司點多面廣優勢,全面摸底排查“黑加油站點”。按照屬地和網格化管理原則,依法嚴厲查處“黑加油站點”。以柴油車用油品和車用尿素為重點,強化車用油品和車用尿素生產、銷售環節質量監管,保障油品質量監督工作經費,加強油品質量快速檢測能力建設,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環節油品質量違法行為。對煉油企業,市級每年監督抽查要實現100%全覆蓋;對加油站,區市級每年監督檢測要實現100%全覆蓋。到2020年,車用油品和車用尿素生產、銷售環節質量抽檢全市總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加大加氣站和液化氣使用安全監管力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著力構建燃氣安全區域管理網絡,形成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燃氣安全監管體系。(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局)
(二十)實施多式聯運提速行動。發揮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和青島多式聯運發展聯盟的引領作用,大力發展海鐵聯運。統籌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海鐵聯運網絡布局,推進港口、鐵路的聯運信息數據交換共享,提升多式聯運銜接效率。完善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功能,支持企業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運輸,擴展物流服務價值鏈條,打造高效、綠色、協同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濟鐵集團青島站、青島西車務段、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
(二十一)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借力“互聯網+”、大數據,創新網絡貨運新模式,建設物流信息交易平臺,提升數據質量,提高公路運輸效能。完善全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持續改善全市交通用能結構,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和運轉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聚焦減量增效,加快調整農業投入結構
(二十二)降低化肥使用量。加強水肥一體化技術宣傳、普及,提高節水節肥、綠色生產意識,提升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導服務和應用水平,推進實施水肥一體化工程項目。強化技術指導,調整、發布農作物配方,擴大配方肥應用面積。2020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配方肥應用面積達到300萬畝,不斷提升化肥利用水平。(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
(二十三)減少農藥使用量。實施農藥技術創新、農藥生產轉型升級、科學選藥用藥示范、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處置、農藥產品可追溯平臺建設、農藥監管執法規范化“六大”行動。到2020年,爭取進入化工園區或專業化工園區、化工重點監控點的化學農藥原藥生產企業達到50%以上,農藥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農藥利用率提高至40%以上,在農業病蟲害發生平穩情況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市農業農村局)
(二十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深入開展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技術組配集成,建立完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總結推廣全市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耕地質量提升保護、農藥殘留治理、果菜茶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示范縣創建項目等成功經驗。積極推廣全市生態循環農業技術,不斷擴大使用面積。廣泛調動各級農業推廣機構和涉農企業積極性,帶動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和農藥減量控害工作開展。(市農業農村局)
(二十五)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大精準施藥技術和新型高效植保機械推廣應用力度,提升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裝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農藥科學使用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撐。結合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開展,不斷擴大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面。規范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報警報,制定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意見,指導開展科學防治。強化統防統治技術培訓,提高科學安全用藥水平。(市農業農村局)
(二十六)增加有機肥使用量。組織實施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完成萊西市開展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選擇堆肥還田、商品有機肥、果園生草等模式,建成示范區面積5000畝。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混合堆漚、沼渣沼液、生物反應堆及商品有機肥等技術模式,確保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取得實效。加強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把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區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糞污綜合利用率作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的考核指標。到2020年,全市規?;笄蒺B殖場區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10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
(二十七)加快推進農膜回收工作。加大推廣使用0.01mm以上標準地膜力度,支持研發和示范推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攻關,探索農膜污染防治新模式、新途徑。開展全市農膜應用與殘留情況調查評估,摸清全市地膜使用與殘留底數。開展地膜殘留預警監測,推進實現農膜監測預警工作的常態化和規范化。開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試驗示范,探索地膜污染防治新途徑。加強宣傳,引導農民規范使用標準地膜、積極參與地膜回收。(市農業農村局)
六、組織保障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市“四減四增”工作推進專班調整由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協調推進解決重要問題和重點事項;市生態環境局具體負責做好工作專班日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充實加強專班工作力量。各有關部門既要各負其責,又要全力配合,齊心協力推進“四減四增”工作開展,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二十九)明確職責分工。關于黑加油站點查處工作,由市商務局牽頭,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配合。三年行動方案中關于車用油品、車用燃氣和車用尿素質量抽檢工作,調整為車用油品、車用尿素質量抽檢工作,由市市場監管局負責。關于在用油品溯源機制工作,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負責,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等部門配合。其他工作職責分工按照《關于明確“四減四增”工作任務分工的通知》(青四減四增?!?019〕38號)執行。
(三十)強化分析研判。各區市、各有關部門要盯緊盯實指標任務,加強對任務目標指標的調度和分析研判,對已經完成的任務目標指標,要持續跟進,鞏固成果;對發現“四個結構”調整中的問題和短板,要強化措施,及時督辦,有力推進,確保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各項任務目標。
信息公開屬性:主動公開
青島市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專班
2020年2月17日印發
本方案與《青島市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任務目標指標不一致的,以本方案為準。
更多關于 鍋爐,燃煤鍋爐 的信息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電廠2×100萬千瓦新建工程2號鍋爐爐頂吊完成安裝調試,投入使用。 該爐頂吊為型號STC600A塔式起重機,主臂長40米,最大起吊負荷25噸,布置在爐頂......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長治漳澤發電廠2×1000MW“上大壓小”改擴建工程#1機組鍋爐點火成功。 為確保點火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部提前部署,積極統籌各種資源,制定嚴密的組織措施和方案,嚴......
一、選型依據,本著“配置合理、滿足需要、安全節約、操作簡便”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原則。 1.貴方提供的用熱負荷: ①、采暖面積:22000㎡ ; ②、洗浴人數400人/每天; ③、飲水600人/每人......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