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裝機容量達95萬千瓦,并承擔北京十分之一熱力供應,為約200萬戶居民提供家庭用電的電廠,需要多少人來管理?答案是:30人。這其中,不僅包括了生產運行人員和技術人員,還有黨務、財務、經營人員等。
這就是中國神華首個“智能電站”示范項目――國華京燃熱電廠。信息化與AI技術為老電廠帶來了新變化,也讓中國電力行業從依賴人工的1.0時代、自動化運行的2.0時代,大步邁入了智能發電的3.0時代,電廠員工更是擺脫了汗流浹背、蓬頭垢面的形象,成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高效管理人。
日前,上交所舉辦的“滬市公司質量行――我是股東”調研團隊走進中國神華,30余名中小投資者實地參觀了智能電站,真切感受新一輪科技進步給電力行業帶來的變革。
首個“吃螃蟹”的智能電站
在距離北京CBD中心19公里的地方,坐落著一個花園式電廠,名叫國華京燃熱電廠。它是北京市東北熱電中心的一部分,目前在運行一套“二拖一”蒸汽-燃氣聯合循環機組,總裝機950MW,2015年8月正式投產。這是中國神華首個“智能電站”示范項目,也是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的綠色生態電站。
“當時,我們是行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專門成立了智能制造頂層設計團隊。”國華京燃熱電廠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我們向GE了解前沿的科學技術,跟核電學習安全管理,去以色列、京東學圖像識別,最后把先進的ICT技術和電廠的生產業務高度融合,完成了智能發電系統的頂層設計。”
據介紹,國華京燃熱電廠采用了30多種先進技術,其中最能體現電廠生產智能化的是這里的設備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通過三維設計和三維數字化移交進行可視化展現,整合了設備的設計、施工、生產、運行、缺陷、檢修、管理的所有數據,構成了大數據應用的數據基礎,達到了對設備的全生命周期控制,提高了設備可靠性。國華京燃熱電廠也是國內第一家廣泛采用三維設計的電廠。“我們這個廠最大的建設成果,就是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數字化表達。”上述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事實上,中國神華在規劃京燃熱電廠時,初衷就是把林林總總的技術進行貫通,對業務全部進行信息化覆蓋。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在安全監測上,因為發電廠都是高溫、高壓、帶電、蒸汽設備,電廠的每一個開關、每一個設備都是有標識的,后臺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狀態是否安全。每執行一個操作時,系統會實時判斷,只有所有指標合格才能允許操作,保障現場安全。
正是綜合應用了各項先進技術,如今的這座智能化電站,已成為一個“一鍵啟停、無人值守、全員值班”的信息化電站,工作人員在電廠的任何地方,都能及時收到預警信號,從“人盯數據”變為“數據找人”。這個總裝機950MW的電廠,管理人員只有30人,高效運營為電廠帶來了可觀的盈利。
閃電哨兵“機智過人”
如果說電力是人類現代文明的血液,那么發電廠就是其中的造血機。如果一家發電廠出現重大事故,不僅在廠內可能會出現機毀人亡的慘劇,還可能使一方民生受到嚴重影響。中國神華剛剛“上崗”的智能巡檢機器人“閃電哨兵”,則用科技的力量為電力安全保駕護航。
“閃電哨兵”剛于今年9月參加過央視《機智過人》節目,一夜間成了電廠的紅人。
這個擁有兩只大眼睛,外形酷似《機器人總動員》主人公的“閃電哨兵”,集成了很多傳感器,例如它的兩只眼睛有可見光的圖像分析和紅外成像測溫功能;機身兩側有聲音采集和聲音分析軟件,有著耳朵般的功能;還有紅外和聲音的傳感器,可對周邊環境進行感知;另有一個無線傳輸的設備,使機器人能夠跟后臺的智能數據分析系統實時互聯,它收集的數據可以實時傳到后臺進行大數據比對和分析,從而使機器人和智能電站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工作人員曾經讓“閃電哨兵”與電廠10位資深技術人員進行過一次人機比賽,在一個近1500平方米的汽包平臺內,從100多臺機器設備(其中6臺設備為高溫高壓水蒸氣存儲鍋爐,73臺設備影響蒸汽溫度,84臺設備影響蒸汽壓力)的300余個設計檢點中,找到唯一一處模擬故障點。可以說,這個難度猶如大海撈針。
通常來說,人類在汽包平臺50多度的高溫環境下,可承受的極限巡檢作業時間為45分鐘。以往工作人員在汽包平臺的一次工作時間在20分鐘左右,因為進入這個環境后,不到10分鐘,人就會大汗淋漓,并且呼吸開始出現困難。除高溫外,汽包平臺還處在一個高噪音的環境,也會影響人對事務的感知和判斷,這樣的環境中,人根本無法長時間工作。
然而,“閃電哨兵”完全不受上述因素影響。雖然“閃電哨兵”不能爬高,但它有環繞360度和上下180度的扭矩,在它視線范圍內所有的設備都可以檢測到。此外,閃電哨兵在6米遠的距離就可以通過測溫功能,對一片區域內的管道進行成像,在短短1秒鐘內就能夠定位到哪根管溫度過高,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這個判斷結果,迅速進行泄漏點隔離。
“其實,在閃電哨兵背后,有一個很強大的數據分析處理系統,這些數據是我們廠近幾年的所有數據。哪怕是有100位技能大師,其經驗也沒法與閃電哨兵相比。”工作人員表示。
在那次比賽中,測試組模擬了一個低壓汽包的上水閥門的開度變化異常。上水閥門影響著蒸汽鍋爐的水流量大小,安全值是70%,故障模擬是25%的起始安全值向70%爬升的過程,如果機組在70%以上的上水開度下繼續工作,且不進行任何處理,將導致機組跳閘,發電機停機,損失的電力將影響約200萬居民用戶的正常用電。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常狀況下,預熱鍋爐會發出自動報警,并自動調節水流,但出題組決定關閉設備的自動報警與調節功能。
那么,人機雙方能否在沒有自動報警的情況下,完成故障的排除?結果是,機器人贏了。對人來說,判斷閥門開度從正常值到異常值的變化趨勢很困難,檢查人員查看時,閥門開度數值還在正常范圍內,很難引起注意,而機器人則通過連續掃描、測算,發現了數值快速上升的異常現象,進而報警。
機智過人、以一敵十,這既是AI的勝利,也是中國神華用技術提升電廠運行效率和安全性的體現。
受益央企重組前景可期
2017年11月,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正式合并成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A股公司中國神華從而擁有了更強大的股東背景。
就股東實力而言,本次重組集團形成了煤炭、火電、水電、新能源、運輸、油化、科技、金融八大產業,業務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10多個國家和地區,若干重大關鍵技術保持國際領先,并具有獨特的煤電路港航一體化運營模式,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證報記者獲悉,中國神華現階段將專注于煤炭開采及銷售、鐵路、港口、航運等相關業務,除保留的超過2800萬千瓦的優質火電資產外,還將通過參股與國電電力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參與電力板塊投資,進而享受電力板塊投資收益。
“重組后,中國神華的煤炭市場更廣闊;電力業務的區域市場占有率更高,競爭力更強;運輸貨源更充足;煤電路港一體化運營的輻射范圍更廣;協同效應的覆蓋范圍更大。這都有利于中國神華業務的長期穩定發展。”中國神華有關負責人表示。
未來,中國神華還將繼續深耕煤炭業務,積極拓展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化工等煤基產業鏈下游行業的“煤電路港航化”縱向一體化經營模式。各產業板塊有效協同,保證中國神華的核心競爭力。
“深化煤電一體化運營是中國神華長期堅持的方向,未來我們還有很多要做的工作。”上述負責人在回答中小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未來公司除了依靠自身增長,還要借助并購重組,擇機收購國家能源集團的一部分優質資產,以實現企業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煤電聯營工作的通知》(發改能源【2019】1556 號),在釋放煤炭優質產能、煤礦產能置換指標、火電上網電量與電力交易、鐵路跨區運輸、煤電一體化廠用電率等方面進一步強化政策激勵。這對中國神華來說又是一項政策利好。
下一步,中國神華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升煤礦智能化開采水平,有效降低礦井用人,實現無人、少人生產。具體來說,公司計劃到2021年年末完成1套建設智能礦山標準體系、2類智能掘進成套技術裝備、2類國產智能礦用卡車;建成上灣、錦界、補連塔煤礦3個智能礦山示范工程、5大智能礦山應用平臺、6類礦用機器人、10個智能化工作面、20個智能選煤廠等,從而為國家能源集團建設世界一流能源集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更多關于 鍋爐 的信息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電廠2×100萬千瓦新建工程2號鍋爐爐頂吊完成安裝調試,投入使用。 該爐頂吊為型號STC600A塔式起重機,主臂長40米,最大起吊負荷25噸,布置在爐頂......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長治漳澤發電廠2×1000MW“上大壓小”改擴建工程#1機組鍋爐點火成功。 為確保點火工作的順利進行,項目部提前部署,積極統籌各種資源,制定嚴密的組織措施和方案,嚴......
一、選型依據,本著“配置合理、滿足需要、安全節約、操作簡便”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原則。 1.貴方提供的用熱負荷: ①、采暖面積:22000㎡ ; ②、洗浴人數400人/每天; ③、飲水600人/每人......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