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天山之南,茫茫戈壁腹地,孕育了一個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也孕育了一座國家優質工程――國電哈密煤電一體化2×660兆瓦工程。
2017年11月10日,從北京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喜訊:國電哈密煤電一體化2×660兆瓦工程榮獲規格最高的國家級質量獎、也是中國工程建筑質量方面最高榮譽――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這是國電集團在新疆首個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工程,也是西北地區首個獲此殊榮的火電工程。
這項榮譽,是對“永無止境、創造一流”企業精神的最好詮釋,是對哈密煤電人“誠信盡責、忠誠敬業”職業精神的最高褒獎,更是哈密煤電公司獻給十九大的厚禮。
該工程由國電哈密煤電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采取EPC總承包模式建設,由西北電力設計院和國電龍源工程公司聯合總承包,山東誠信監理公司負責監理,江蘇電建三公司、山東電建三公司、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工程于2013年8月開工建設,兩臺機組分別于2015年12月16日、2016年2月2日竣工投產。
知難而上發揚敢為人先精神
2011年,國家能源局部署了被譽為“電力絲綢之路” 的“疆電外送”首個特高壓項目――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國電哈密煤電一體化2×660兆瓦工程作為重要支撐電源項目由此應運而生。
項目位于新疆哈密南部戈壁荒漠深處,地處素有生命禁區之稱的羅布泊邊緣,方圓近百公里荒無人煙,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跡象。冬季天寒地凍,夏天酷暑難耐,每年春夏之季,則隨時可能遇到強沙塵暴天氣。然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這些奮斗者2012年毅然走進了荒漠開展前期工作,2013年建設大軍進駐工地,他們住板房、喝苦水,克服重重困難,堅守著清苦和孤寂,堅守著能源開發和“疆電外送”的神圣責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你再次踏進這片戈壁大漠,發現眼前為之一亮,巍峨高聳的鍋爐房、煙囪和冷卻塔,像大漠瀚海的燈塔一樣點燃生命的航標。行走在生活區、廠區,綠樹鮮花充滿生機,花園式公寓、完善的運動場所,有一種別樣的壯闊和美麗。站在風景之外,看到的是詩意和美麗,走進風景之內,才會深深的體味到建設者的無私奉獻和諸多艱辛。
過去的幾年里,建設者們憑借堅毅的決心,突破一道道難題,在戈壁大漠上硬生生地筑起一座工程質量優、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的現代化煤電企業,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站位高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項目建設伊始,哈密煤電公司就確立了“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的建設目標,始終秉承“追求卓越、鑄就經典”的理念,高度重視工程建設質量。
雖然工程地處祖國西部偏遠地區,但哈密煤電公司堅持一流標準,高度注重節能環保工作。同時,將“綠色國電”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始終,在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將“綠色”擺在重要位置。
工程設計過程中處處體現綠色理念。由于新疆哈密地區極度缺水,在機組設計選型時采取間接空冷機組,年平均耗水指標遠低于國家指標要求,機組年耗水達到0.078立方米每吉瓦秒,較國家標準降低38%,年節約用水達38.5萬噸。另外,優化總平面布置設計,通過主廠房采用側煤倉布置、生產輔助和附屬建筑緊湊布置等措施,減少了占地,廠區占地面積僅26.94公頃。工程充分體現了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的“四節一環保”綠色電站理念,突出節能高效、綠色環保等特點。
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綠色”理念亦得到充分體現。在茫茫戈壁沙漠,水堪比黃金,看似無垠的戈壁灘的生態環境也是極度脆弱的,覆蓋在戈壁地表上的保護層一旦破壞極難恢復。所以節約用水、保護環境,自然成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按照總平面規劃布置優化土地利用,減少臨時用地面積,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施工中減少土方開挖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嚴控建筑垃圾、噪音和水污染、揚塵。憑借嚴苛的環保施工,工程通過了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組織的綠色施工示范工程驗收和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評審驗收。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進步升級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國電集團向來注重科技創新,在工程建設之初,就以該工程為依托,安排了《超超臨界機組智能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燃用高堿金屬煤大容量超超臨界鍋爐燃燒及其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兩大課題研究。哈密煤電公司積極發揮牽頭、組織作用,充分借助研究院、科研機構等各方力量,開展科技攻關。
隨著當今世界智能化的深入發展,智慧電廠的建設勢在必行。哈密煤電公司委托國網湖南電科院開展了“火電機組智能控制系統(簡稱PIC系統)”研究及應用攻關,最終實現機組啟動準備、并網、升負荷、解列、停機全過程智能控制,這是機組自啟停功能在國內首次應用于燃用高鈉煤機組,應用結果表明,該系統提高了機組的安全性、經濟性及智能化水平,提升了網源協調控制性能。
在2016年中國自動化學會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組織的技術評價會上,專家們如是評價:“此研究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這個系統是建設智能電廠的一個很好組件,建議推廣應用。”該課題研究成果獲得2017年度電力建設科技進步一等獎。
新疆準東地區和哈密地區作為已探明的新疆乃至全國最大煤炭基地,已在逐漸擴大開發。該地區煤質著火溫度低、燃盡率高、燃燒經濟性高、且污染物排放低等優點,但堿金屬(鈣、鈉、鉀)含量較高,具有嚴重的結渣、沾污特性,極大威脅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
為此,哈密煤電公司會同西北電力設計院、哈爾濱鍋爐廠及相關科研機構開展了高鈉煤燃燒調整專項技術攻關,從設計選型、優化運行方式等各方面入手,最終為鍋爐安全、經濟燃燒高堿金屬煤提供了最優綜合解決方案,機組試運至今燃燒穩定,未發生鍋爐結焦現象。該科技成果獲得2017年度電力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目前,該工程已累計榮獲12項省部級QC成果獎、8項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取得10項國家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工法獲評電力建設工法……艱辛的付出獲得豐厚的回報,工程2016年分別以94.148%、94.51%的高分通過國電集團達標投產驗收,被《中國電力報》進行了深度報道;檔案一性次高標準通過驗收,典型經驗做法被《中國檔案報》進行了深度報道。工程自開工建設到投產運營以來,贏得了多方專家和業內人士的稱贊,儼然成為火電建設的一張名片。
機組性能考核試驗顯示,供電煤耗、鍋爐熱效率、汽機熱耗、廠用電率、空預器漏風率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優于設計值,達到目前同類型機組先進水平。
項目的建成,成功將新疆哈密地區高鈉低熱值煤炭就地轉換成電能,送到了數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為促進新疆地區優勢資源轉換,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新疆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本工程的建成對國電集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助推電力行業“走出去”具有示范性意義。
更多關于 鍋爐 的信息
11月17日10時18分,公司承建的邯鄲市永年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鍋爐低溫烘爐點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爐主要部位包括余熱鍋爐二三煙道、余熱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焚燒爐爐膛本體及灰斗等......
2020年11月20日13時30分,隨著4#鍋爐主給水蒸汽的升壓,過熱器及汽包安全閥的依次啟跳,熱電公司技術人員、監理、總包方、鍋爐廠家及白水縣鍋檢所人員等齊聚機爐集......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近日發布關于做好非傳輸通道城市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的通知,詳情如下:青島、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泰安、威海、日照、臨沂市人民政府:為進一步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深入推進大氣......
10月28日,公司承建的永州電廠一期百萬千瓦機組工程2號鍋爐受熱面開焊,標志著該工程全面進入安裝高峰期。 2號鍋爐受熱面共有焊口5.5萬余只,此次開焊為鍋爐上部前墻水冷壁,焊接工藝均......
挖貝網 8月19日消息,恒豐能環(872876)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47,093.52元,同比減少53.35%;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
Copyright 2015 ? 河北云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備15017037號-2